Inline image 5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外交学者》 中国受够了吗?

核心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怒潮。专家、官员、记者和学生都在问一个问题,中国能否融入国际社会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他们认为,中国的影响力本身就会带来更多的反对。中国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

原文:Have Chinese Had Enough?| The Diplomat
发表:2012年2月2日
作者:Jonathan Holslag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Hu-and-Obama-400x276.jpg

  中国领导人一直把国际政治看作是一场斗争,一场为了主权、地位和繁荣而展开的斗争。最近几年,为其他国家提供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和展开大量官方对话使北京得以声称,自己正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许多国家在找不到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也暂且相信中国确实是在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至少眼下来看如此。

  但是,随着一些中国人也开始质疑到底这个国家能否真的和平崛起,中国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阻力。无论怎样,龙年对于中国的外交来说看上去都注定是一个战略上的分水岭。

  中心地位在地缘政治上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麻烦,对中国来说更加如此。我记得我在北京日坛公园的垂柳下与一位退休的大使慢步时,他曾简练地总结说,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做得好,邻国会视我们为威胁。如果我们遇到了麻烦,他们也把我们视为威胁。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正是这种外交上的幽闭恐惧症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领导人一直迫切提倡和谐世界的观点。这个听起来含混的口号在中国看来却是外交上不得不为之的事。

  北京在提倡这种观点上也不是完全失败的。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欧洲人也都表达了需要与中国密切关系的呼声。中国承诺拓展贸易往来,强调一个开放的经济秩序将带来对各方都有利的劳动分工。中国还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并表示应当通过这些国家组织的合作来解决争端。中国还声称使用武力在当今世界是多余的,这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一本自由派政治教科书中的一段内容。中国领导人还尤其强调,即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他们也将坚持这条温和的路线。

  尽管有这种良好的意愿,中国的和平发展仍然遇到了障碍。这不是因为中国日益增强的地位助长了骄傲自大的情绪,而是因为中国正处在转型之中。首先,中国要把自己的国内需求和外部对它的期许调和起来变得越来越困难。北京认为,它必须要坚持积极的工业政策以保证人们的饭碗,但是其它地方苦苦挣扎的市场则视之为不公平的竞争,并对此越来越厌烦。与此同时,中国的这种重商主义也在催生各处的泡沫,使得中南海的决策者们也面临着来自更保守的同僚们的压力。结果就是,中国一点也不觉得自信,而且决策者们私下也承认,中国很可能发生严重的动荡。

  但是别人却不一定这样看。中国的邻国呼吁华盛顿制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最初与中国签定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也抱怨说,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中国面临的阻力在加大,而且这些事件汇集起来也让外交变得更加紧张。历史表明,崛起中的大国通常会在内忧外患的两面夹击下,而不是在他们已经崛起后,变得更加好战。崛起中的大国摇摇欲坠的时候会变得更加危险。

  其它国家要求中国作出更大的经济和政治上的让步,但是中国却日益视这种要求是不公平的,甚至是难以承受的。我的经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怒潮。专家、官员、记者和学生都在问一个问题,中国能否融入国际社会是否真的那么重要。他们认为,中国的影响力本身就会带来更多的反对。中国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 

      作为对上述一切的回应,一些人建议中国要更为强调文化外交。确实,一位高级官员告诉我,中国应该将自己置于德国在欧洲那样的位置,通过一个亚洲区域组织让自己的影响力中立化。但主流正在悄悄转向。其主旨并不是要与官方和平发展的论调相矛盾,而是中国正面对一个更缺少和善、宽容的世界,当然必须坚定捍卫自己的利益。

      "看看俄罗斯,欧洲和美国什么时候欺负过它?它什么时候怯于握紧自己的拳头?只需一个强力的领导人,它就赢得了尊重。"北京一所大学激烈的辩论上,一名学生如是说。

      那位莫斯科的强人可能已失去自己的威望,但类似这样的言论表明人们多么期望中国的下一代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更为强硬。随着中国经济的前景愈益暗淡,这类预期会给习近平等党内大员提供一个新的机会去支持麻烦不断的民族主义。随着棘手的问题如台湾、南中国海、与印度的领土争端以及各种贸易争端再一次被推上前台,龙年将是中国崛起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Jonathan Holslag是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他最新的著作包括《陷入困境的巨人》('Trapped Giant' )和《中国与印度:和平前景》(China and India: Prospects for Peace.')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